目兔顾犬的成语故事


目兔顾犬

拼音mù tù gù quǎn

基本解释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出处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暂未找到成语目兔顾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目兔顾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男大当婚 明 朱鼎《玉镜台记 议婚》:“自古道:男大当婚,女长须嫁。”
楚楚可怜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阖门百口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岐传》:“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
天下奇闻 欧阳山《三家巷》:“天下奇闻,从总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没有一个共产党员。”
疾风迅雷 西汉 戴圣《礼记 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招是搬非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
兵败如山倒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3章:“由于主将首先逃走,江西全线孙(传芳)军俄然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外方内员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英雄入彀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昏镜重明 元 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今日投至见大人,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明。”
龙骧虎视 汉 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
不足挂齿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以言为讳 《汉书·梅福传》:“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颜师古注:“妨人之口,法禁严切。”
目眩神迷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有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顿时吓得出神。”
朝奏夕召 见“朝奏暮召”。
不爽累黍 清 王韬《淞隐漫录 姚云纤》:“女凿壁偷听,得其指授,无人时转喉学唱,音韵抑扬,不爽累黍。”
扬幡招魂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摇羽毛扇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小说和戏剧上的诸葛亮,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毛扇的人物。”
生非作歹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没揣的大惊小怪,便待要生非作歹。”
草茅之臣 《仪礼·士相见礼》:“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绸缪帷帐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
侭多侭少
养生丧死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