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话重提的成语故事


旧话重提

拼音jiù huà chóng tí

基本解释过去说过的;现在又提起了。

出处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迟威他们不再决定调吴家驹时就抛这个材料,现在都旧话重提,原因何在呢?”


暂未找到成语旧话重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旧话重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画眉举案 《汉书·张敞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三脚猫 元·张鸣善《水仙子·讥时》:“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雄鸡夜鸣
涣如冰释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5卷:“久即下部血出,并鲜血片,便无痛苦,涣如冰释。”
两叶掩目 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然无闻。”
名实不副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
水里纳瓜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
舞棍弄棒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人民都成了反革命,而真正的反革命都戴着马克思主义的面具,在人民头上舞棍弄棒……”
无关痛痒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任凭这些民贼把他的祖传世产怎样割、怎样卖、怎样送,都当作无关痛痒的么?”
南蛮鴂舌
过目成诵 《宋史 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干霄凌云 宋·黄榦《勉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将见子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
一波三折 《宣和书谱 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欢声笑语
安土重居 《后汉书 杨终传》:“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获兔烹狗 清 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苟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
车马填门 《北史 拓跋深传》:“是故馀人摄选,车马填门;及臣居边,宾游罕至。”
穷山恶水 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秉政当轴 清·魏源《<淮南盐法轻本私议>自序》:“用备秉政当轴之君子采择焉。”
枉口嚼舌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我把你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金榜挂名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直等的俺孩儿金榜挂名时,那其间新婚燕尔。”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若要洞府花烛夜,必须金榜挂名时。”
秽德彰闻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这等的秽德彰闻,焉得不人皆掩鼻!”
得意忘筌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一念之错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8回:“守其在我,听其在天,是或一道,所怕者,磨易鳞,涅易淄,一念之错,终身之悔耳。”
白日青天 宋 杨万里《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诗:“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六丁搜出严家墨,白日青天横紫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