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本画葫芦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běn huà hú lú
基本解释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暂未找到成语依本画葫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依本画葫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可一世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
遗老遗少 |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
急急忙忙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
掉三寸舌 | 《史记 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
心术不正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
官法如炉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个便是铁呵,怎当那官法如炉。” |
行不履危 |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 |
趁势落篷 |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如今果然半途解缆,这明明是预定的布置,她也落得趁势落篷,省了许多周折。” |
萤窗雪案 | 《晋书 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
下愚不移 | 《论语 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妙不可言 | 晋 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
珠玉在侧 | 《晋书 卫玠传》:“玠风神秀异,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每见玠辄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
挨打受气 | 老舍《骆驼祥子》:“洋车夫的命当如此,就如同一条狗必定挨打受气,连小孩子也会无缘无故的打他两棍子。” |
五色无主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知分》:“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
龟文鸟迹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
胡诌乱傍 | 古立高《隆冬》:“那寡妇在屋里也听见了,开始以为孔驰仁胡诌乱傍,而且也听不十分懂,后来越听越觉着并非单纯虚张声势,于是也慌了神。” |
叶瘦花残 | 明 王玉峰《焚香记 构祸》:“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来叶瘦花残,悔之晚矣。” |
绵言细语 | |
以白诋青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 |
鳏寡茕独 | 唐 李白《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公勖之亲邻,厄以凶事,而鳏寡茕独,众所赖焉。” |
天清日白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不然时今日天清日白,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人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
寅支卯粮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
滔天之罪 | 宋 苏轼《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 |
血海冤仇 | 清·陈天华《狮子吼》:“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 |
兴亡祸福 |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端的个圣贤可对,神鬼堪惊,俗怀顿爽,尘虑皆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