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的成语故事


岌岌可危

拼音jí jí kě wēi

基本解释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暂未找到成语岌岌可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岌岌可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好意思
老老实实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
寄生虫 梁遇春《黑暗》:“而名士们一向是靠欺骗奸滑为生,一面骂俗物,一面做俗物的寄生虫,养成中国历来文人只图小便宜的习气。”
才兼文武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飘如游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竹杖芒鞵 宋·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鞵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抱关击柝 先秦 荀况《荀子 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都中纸贵 唐 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不乏先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死灰复燎 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把臂徐去
一时半刻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古语常言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言。”
老而不死 《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长驱而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未到汉口,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长驱而入,势如破竹。”
调良稳泛 清·朱之瑜《与锅岛直能书》之二:“七夕前,盛使遥临,捧读翰教,知旌旌于前月初五日莅镇,途间车马舟桥,调良稳泛,三省亦附骥平安。”
外愚内智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
尖嘴薄舌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不郎不秀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爱如珍宝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子兴冷笑道:‘万人都这样说,因而他祖母爱如珍宝。’”
成年古代 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一折:“这灶成年古代不烧火,埋上这银子,扒上些灰儿盖着,谁知道灶窝里有银子?”
慎身修永 《尚书 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
希奇古怪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济世匡时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
睚眦之恨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