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浦鱼惊的成语故事


冻浦鱼惊

拼音dòng pǔ yú jīng

基本解释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出处《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冻浦鱼惊的典故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东晋道士许逊,还有晋时为母卧冰求鲤的王祥,等等。后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是个至孝之人。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待他不慈,数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不好,于是失去了父爱。他每天被责命清扫牛房。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地事奉他们,毫无怨色。

有一次,继母重病,要以鲤鱼做药。当时天寒冰冻,王祥不顾严寒,来到河中,解开衣服,卧冰求鲤。这时,冰忽然自动裂开,一双鲤鱼跃出河面,王祥持鱼而归。一片孝心,如愿得偿。

乡人惊叹,以为是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上天所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冻浦鱼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正大光明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举世无伦 唐·白居易《画竹歌序》:“协律郎萧悦善画竹,举世无伦,萧亦甚自秘重,有终岁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配享从汜 《宋史·礼志八》:“国子司业蒋静言:‘先圣与门人通被冕服无别,配享从汜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
奉令唯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有此种种考察,是以小仙奉令唯谨,不敢参差。”
肤寸之地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疾风彰劲草 《晋书 宗室传论》:“洎高贵薨殂,则枕尸流恸;陈留就国,则拜辞陨涕。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
错认颜标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左图右史 《新唐书 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
借题发挥 王衡《郁轮袍》第二折:“我随分划几划便罢,这个原是借题发挥。”
礼多人不怪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横竖‘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
破矩为圆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
历历可辨 唐·张读《宣室志·韩生》:“圉人因寻马踪,以天雨新霁,历历可辨。”
真心实意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铺胸纳地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文宗学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文宗学府。腾斑马而孤上;英规胜范,凌、许、郭而独高。”
罪疑从轻 东汉·班固《汉书·于定国传》:“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
樽酒论文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迎风冒雪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但见三阳转运,万物生辉。”
百约百叛 汉·桓宽《盐铁论·和亲》:“反复无信,百约百叛。”
土阶茅茨 《新唐书·薛收传》:“土阶茅茨,唐尧以昌。”
皱眉蹙眼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安老爷便皱眉蹙眼的问道:‘那里去了?’何小姐答道:‘只怕在书房里罢!’”
深刺腧髓 宋·叶适《<覆婄集>序》:“使读者剖幽析微,深刺腧髓,渠不开其智。”
窃据要津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
弥天亘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烹龙炰凤 唐·李贺《将进酒》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帷绣幕围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