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的成语故事

拼音bái jū guò xì
基本解释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白驹过隙的典故
古代圣人孔子一次专程去向老子请教什么是“至道”,老子要孔子斋戒沐浴,说道:“人的寿命是极为短暂的,好像白马驰过狭窄的空隙,一闪即逝。死是人从有形转化为无形,道即精神可以永远留在人世之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驹过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骑驴倒堕 | 典出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华山隐士陈抟……常乘白骡,从恶少年数百,欲入汴州。中途闻艺祖登极,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遂入华山为道士。” |
粲然可观 | 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表古雅之道,粲然可观。” |
枝词蔓语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 刑名 词讼》:“或代书虽据事以书,不限定字格,枝词蔓语,反滋缠绕。” |
奋勇向前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
六月飞霜 | 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
缩手旁观 | 宋·辛弃疾《念奴娇·双陆和坐客韵》:“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缩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 |
缓辔而行 | |
进贤用能 | 《东观汉记·明帝纪》:“进贤用能,各得其所。” |
史鱼秉直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
鹿裘不完 | 《汉书·虞延传》:“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 |
七子八婿 | 《旧唐书·郭子仪传》载:唐郭子仪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
倚闾而望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气决泉达 | 汉·蔡邕《袁满来碑铭》:“气决泉达,无所凝滞。” |
黜衣缩食 | 明 宋濂《重建龙德大雄殿碑》:“于是黜衣缩食,重创大雄殿五楹间。” |
闲花野草 | 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野草闲花作近邻。” |
寸土不让 |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把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起来,寸土不让。” |
拆家荡产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只因有个人家,也为内眷有些妒忌,做出一场没了落事,几乎中了人的机谋,哄弄出拆家荡产的事来。” |
雪碗冰瓯 | 宋 范成大《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诗:“葛中羽扇吾方健,雪碗冰瓯子句清。” |
乍雨乍晴 | 宋·欧阳修《浣溪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昼偏长,为谁消瘦损容光。” |
玉楼赴召 |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
钻穴逾墙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
误作非为 | 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多系平日误作非为,是以借兵勇以为逃死之地。” |
悦目娱心 | 宋·张舜民《与石司理书》:“大凡人见悦目娱心之物固所喜。” |
借面吊丧 | 《后汉书·弥衡传》载:汉末弥衡恃才傲物,别人问他对荀彧(字文若)的看法,他认为荀彧虽仪容堂堂,但实则徒有虚表,故答道:“文若,可借面吊丧。” |
救过不赡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积怒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及私魏丑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