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心自用的成语故事


师心自用

拼音shī xīn zì yòng

基本解释师心:以己意为师。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出处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暂未找到成语师心自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师心自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胆破心寒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先自隗始 《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孜孜无倦 《南史·范泰传》:“泰博览篇籍,好为文章,爱奖后生,孜孜无倦。”
红豆相思 唐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百废俱兴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穷里空舍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
拾带重还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吃粮不管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这些忘八羔子,一个都不在家!他们成年家吃粮不管事。”
饴含抱孙 清·龚玉晨《紫姬小传》:“饴含抱孙,亦止孝先一人。”
伯劳飞燕 《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卬头阔步 宋梅尧臣《十九日出曹门见水牛拽车》诗:“卬头阔步尘蒙蒙,不似缓耕泥洦洦。”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吹吹拍拍 邓小平《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反而觉得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人对他很好,对他有温暖,而这种东西就是一种腐蚀剂。”
志冲牛斗 明·无名氏《赵匡胤打董达》第五折:“三位将军,乃人中豪杰,志冲牛斗,气吐凌云。”
朝折暮折 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折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攀暮折”。
重足累息 《梁书·柳忱传》:“朝迁狂悖,为恶日滋,顷闻京师长者,莫不重足累息。”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于是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
琳琅触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积露为波 明 袁宏道《题龙堂僧募册》诗:“衲子欲言面羞涩,试介乌纱作檀越,积露为波江可得,东邻北里贤相识。”
缓急相济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驷马高车 东汉 班固《汉书 于定国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
陟岵瞻望 《诗经 魏风 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治兵以信 《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