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说地的成语故事


谭天说地

拼音tán tiān shuō dì

基本解释指所谈的内容极为广泛。形容谈论者知识广博。

出处《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论古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暂未找到成语谭天说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谭天说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捶胸顿足 明 李开先《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胆小怕事 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蛛丝马迹 唐 杨筠松《龙经 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绳厥祖武 《诗经 大雅 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体无完肤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肤。”
五亲六眷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他的五亲六眷,家理师徒,磕头摆把的,布满全屯。”
追风逐电 北齐·刘昼《新论·知人》:“故孔方諲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绝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
骂天咒地 贾平凹《妊娠》第二章:“后村里纷纷传说谁家老祖宗的墓被盗了,骂天咒地。”
钻皮出羽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下 赵壹》:“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惭凫企鹤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养气》:“若夫器分有限,智用无涯,或惭凫企鹤,沥辞镌思。”
无人不晓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六章:“她早就艳名远播,无人不晓。”
如饥如渴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处,为山寨之主,早晚共听严命。’”
济济跄跄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朝庭之美,济济跄跄。”
一笔勾消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再央一个乡官在太守处说了人情,婚约一纸,只须一笔勾消。”
盖棺事定 明 冯惟敏《耍孩儿 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
文江学海 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邈若山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僧来看佛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王公公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似笑非笑 鲁迅《彷徨 祝福》:“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
切要关头 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睹此切要利害关头,窃恐筑室通谋,一纵即不可复挽,不揣冒昧,谨再沥忱附片密陈。”
现世现报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妄语部》卷九十三:“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
土壤细流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半间不界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泛说若是谦辞。然圣人之为人,自有不可及处,直要做到底,不做个半间不界底人。”
乘坚策肥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兼年之储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