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鼎绝脰的成语故事

拼音jǔ dǐng jué dòu
基本解释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出处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辈对于此国债问题当何如?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莫敢辞乎?举鼎绝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暂未找到成语举鼎绝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举鼎绝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怪诞不经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原序》:“有如《西游》一记,怪诞不经,读者皆知其谬。” |
烽火连年 |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名利双收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
晚食当肉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
风影敷衍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朗丁》:“飞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风影敷衍。 |
诲盗诲淫 | 《周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
射人先射马 | 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隔行如隔山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 |
千秋万代 | 唐 刘长卿《哭陈歙州》:“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
膏肓之疾 | 《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鞠躬君子 | |
荡然一空 | 《宋史·杨偕传》:“且州之四面,属羌遭贼驱胁,荡然一空,止存孤垒,犹四肢尽废,首面心腹独存也。” |
兴家立业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二回:“纵不能兴家立业,也不至弃田荡产。” |
黑白混淆 | 《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
金针度人 | 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
抟沙弄汞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沙弄汞,捉影捕气。” |
东食西宿 | 汉 应劭《风俗通》:“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
发凡起例 | 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
惊喜交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此刻忽然的骨肉团圆,惊喜交加。” |
刺心刻骨 | 清·陈确《答恽促升书》:“遵教及此,直是刺心刻骨,弟诚多言矣。” |
础润而雨 | 宋 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
兵凶战危 | 汉 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卬之间耳。” |
引新吐故 | 晋·陆机《列仙赋》:“引新吐故,云饮霞餐。” |
荆钗裙布 | 明·范受益《寻亲记·剖面》:“荆钗裙布,还有甚娇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