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垩挥斤的成语故事

拼音bí è huī jīn
基本解释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出处典出《庄子 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暂未找到成语鼻垩挥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鼻垩挥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残花败柳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安闲自得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
大发雷霆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
一步一鬼 | 汉·王充《论衡·订鬼》:“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昼日则鬼见,暮卧则梦闻。” |
厚德载福 | 《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
涅而不渝 | 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非淳人淑士,其谁能涅而不渝哉?” |
进退失踞 |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七章:“万一赵季和与之勾结,使其乘我之瑕,蹈我之隙,则我四面皆敌,进退失踞。” |
漂浮不定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3章:“像云影一样这里、那里,一明、一暗,漂浮不定。” |
人多手杂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
百六阳九 |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 《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
临崖勒马 |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古貌古心 | 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 |
穷通皆命 | 元·马致远《残曲·女冠子》:“若论才艺,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穷通皆命也。” |
雍门刎首 | 相传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见汉刘向《说苑·立节》。 |
不安于位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不安其位,宜不能久。” |
凶喘肤汗 | 《汉书·王褒传》:“胸喘肤汗,人极马倦。” |
约车治装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
随波漂流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 |
芒刺在躬 | 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 |
投河觅井 | 俞平伯《中年》:“但是在另一方面,说非看不可,或者没有得看,就要跳脚拍手,以至于投河觅井。” |
破琴示绝 | |
民亦劳止,汔于小康 | 《诗经》中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
倾注全力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以便等到时机一到,就倾注全力,大举反攻,收复失地。” |
镂金错采 | 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无意处虽镂金错采,终觉腻滞可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