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误再误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wù zài wù
基本解释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出处《宋史 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一误再误的典故
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遵守母命传位给三弟赵光义,即宋太宗。魏王赵廷美则是下一个接位的人选。他显得有些急不可待,宋太宗问宰相赵普如何处理。赵普说如果传位不传子而传弟就是一误再误了。宋太宗接机把赵廷美流放。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误再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力所能及 |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反复无常 |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
阿谀谄媚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
能士匿谋 | 《孔丛子·对魏王》:“故贤愚共贯,则能士匿谋。” |
拉捭摧藏 | 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
日就月将 | 《诗经 周颂 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
徒呼奈何 | 《星火燎原·黄洋界保卫战》:“陷入了我人马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徒呼奈何!” |
百二关河 | 金 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
猕猴骑土牛 |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
救灾恤患 | 明·李贽《焚书·杂述·寒灯小话》:“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于义之不能以已也?” |
前功皆弃 | |
九九归原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4回:“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九九归原,终究是为仔耐,也算一桩罪过事体。” |
得便宜卖乖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真是名利双收,得了便宜卖了乖,再也没有这么美的事了。” |
逢机遘会 |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宋纪》:“谋取者,逢机遘会,阳施阴设,而人莫觉,宋主祖是也。” |
七擒七纵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
只言片语 | 张洁《沉重的翅膀》:“让谁听了只言片语,给你来个断章取义,你受得了吗?” |
空言无补 | 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6回:“众喙哓哓,空言无补。” |
不堪其忧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云起龙襄 | 《汉书·叙传下》:“云起龙襄,化为侯王。”颜师古注:“襄,举也。”一本作“云起龙骧”。 |
树功立业 | 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未有不得多士之尽心,而得树功立业流于歌诗也,况于诸侯哉!” |
赈贫济乏 | 《旧唐书·李轨传》:“李轨字处则,武威姑臧人也。有机辩,颇窥书籍,家富于财,赈贫济乏,人亦称之。” |
言若悬河 | 《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参见“口若悬河”。 |
历练老成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如今公子也不知添几位了!定要历练老成,才寻这个门路。” |
油嘴油舌 | 《西游记》第三六回:“你这游方和尚,便是有些油嘴油舌的说话。” |
急人之危 | 《新五代史·刘守光传》:“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