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公行私的成语故事

拼音tuō gōng xíng sī
基本解释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暂未找到成语托公行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托公行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静影沉璧 | |
回头是岸 | 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避李嫌瓜 |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朝成暮毁 | 《宋书 少帝记》:“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征发工匠,疲极兆民。” |
扫穴犁庭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机会,扫穴犁庭,指顾间事。” |
累死累活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端英如丧考妣一般,累死累活的大哭。” |
视同一律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97回:“又因前数次那些官兵到此,皆大败而回,因此将这官兵视同一律。” |
唇焦舌敝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焦唇乾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
斩将搴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
天平地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 |
泄泄沓沓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
慌手慌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这时候我看着也是吓的慌手慌脚的了。” |
不可饶恕 | 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
责有攸归 | 宋 司马光《体要疏》:“夫公卿所荐举,牧伯所纠劾,或谓之贤者而不贤,谓之有罪而无罪,皆有迹可见,责有所归,故不敢大为欺罔。” |
寸铁杀人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 |
伶牙利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 |
小黠大痴 | 唐·韩愈《送穷文》:“驱我令去,小黠大痴。” |
阻兵安忍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苦不聊生 | 东汉·班固《汉书·严安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
南船北马 | 唐·孟郊《送从最校书简南归》:“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 |
涸鲋得水 |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六节:“虽然,以当时久困地狱,渴望天日之意大利人,骤闻此语,殆如涸鲋得水,笼鸟脱樊,且距且跃,且汗且喘。” |
玉骨冰姿 | 宋·辛弃疾《鹧鸪天·赋梅》:“若将玉骨冰姿比,李蔡为人在下中。” |
靦颜天壤 | 《晋书·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靦颜天壤邪!” |
做好做恶 | 《水浒传》第六二回:“两个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 |
赏功罚罪 | 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