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而能改的成语故事

拼音guò ér néng gǎi
基本解释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暂未找到成语过而能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过而能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珠还合浦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一》:“殊不知珠还合浦,乃后汉孟尝,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 |
杯影蛇弓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灯匣剑鬼生疑。” |
指雁为羹 | 元 宋方壶《醉花阴 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
皈依三宝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以了终身。” |
社威擅势 | 《淮南子·汜论训》:“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 |
蠹国害民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
肉袒面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
违天悖人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八卷:“若浚此举违天悖人,可取浚头归苗傅,不然,一有退缩,悉以军法从事。” |
染须种齿 | 宋·陆游《岁晚幽兴》诗:“卜冢治棺轮我快,染须种齿笑人痴。” |
握云拿雾 |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则你那龙韬虎略人难赛,握云拿雾施兵策,排兵布阵添精彩。” |
隋珠和璧 | 元·吴亮《劝忍百箴》:“隋珠和璧,蒟酱筇竹,寒不可衣,饥不可食。” |
树高招风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太平懃禅师法嗣》:“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 |
年高德勋 | |
有嘴无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
胆惊心颤 | 金·王吉昌《永遇乐》词:“知剑刚锋,百魔剿退,胆惊心颤。” |
拈花弄柳 | 元·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
含垢纳污 |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径行直遂 | 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树欲息而风不停 | 宋·陈亮《祭凌存仲母夫人立》:“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
析微察异 | 明何景明《结肠赋》:“有木连理,草交茎兮;烈魂洁魄,孚女贞兮;析微察异,实此之类兮;附物着灵,见胸臆兮。” |
箴规磨切 | 唐·韩愈《答冯宿书》:“朋友道缺绝久,无有相箴规磨切之道。” |
距人千里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摧坚陷敌 | 《宋史·张令铎传》:“我从军三十年,大小四十余战,多摧坚陷敌,未尝妄杀一人。” |
炫奇争胜 | 清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火神庙中玉器摊,尤炫奇争胜,贵族妇女及富商外贾多趋之。” |
奇辞奥旨 | 唐·韩愈《读仪礼》:“于是撮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