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黎故老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 lí gù lǎo
基本解释指前朝留下的历经世变的老人。
出处明·宋濂《曾君石表碑》:“当宋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暂未找到成语遗黎故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遗黎故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伤风败俗 | 《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
月盈则食 |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
光明正大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奔逸绝尘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成玄英疏:“奔逸绝尘,急走也。” |
仁至义尽 | 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
言行一致 | 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
执迷不反 |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若执迷不反,拒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赦。” |
十年读书 |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
恢宏大度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放着这等一位恢宏大度的何箫史,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 |
釜底游鱼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名不虚得 | 唐·孟綮《本事诗·高逸》:“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
一蛇吞象 |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羞惭满面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贾珍听见是贾琏的声音,唬了一跳,见贾琏进来,不觉羞惭满面。” |
弦外有音 | 南朝 宋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来。” |
披毛求瑕 | 《北史·崔浩传》:“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疵,冀得肆心。” |
捅娄子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现在你又捅出个娄子,还想煽动人心,瓦解部队。” |
尺幅千里 | 《南史 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
数米量柴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
敲金戛玉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 |
甘露法雨 | 《妙法莲花经·普门品》:“淑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
多历年稔 | 南朝·梁·武帝《责贺琛敕》:“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稔。” |
拊心泣血 | 《旧唐书·良吏传上·薛大鼎》:“请勿攻河东,从龙门直渡,据永丰仓,传檄远近,则足食足兵。既总天府,据百二之所,斯亦拊心泣血之计。” |
四面出击 | 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总之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
连皮带骨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 |
栋折榱坏 | 康有为等《上清帝第二书》:“举人等栋折榱坏,同受倾压,故不避斧钺之诛,犯冒越之罪,统筹大局,为我皇上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