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接士的成语故事

拼音lǐ xián jiē shì
基本解释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三年为蜀帅,惠化大行,不事威仪,礼贤接士。”
暂未找到成语礼贤接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礼贤接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讨价还价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
鼻塌脣青 | 李涵秋《广陵潮》第六五回:“想罢再看看严大成,已打得鼻塌脣青,简直不成模样。” |
能士匿谋 | 《孔丛子·对魏王》:“故贤愚共贯,则能士匿谋。” |
绝其本根 |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
野鹤闲云 |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
中山狼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
祝鲠祝噎 | |
庄周梦蝶 | 典出《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去本就末 |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
推贤让能 | 《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
咎有应得 | 清 张春帆《宦海》第七回:“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触犯乌绅,咎有应得,但是领取人口要缴领状,是警局的向章,求大人明鉴。” |
不甘后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而广不甘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
山重水复 |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造谣惑众 | 邹鲁《江苏光复纪事》:“又都督府颁发暂行军律:一临阵退缩者斩,一强奸妇女者斩,一骚扰百姓者斩,一造谣惑众者斩。” |
宽洪大量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
蛊惑人心 | 《元史 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 |
绝妙好辞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蔌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
犬马之力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
抉瑕擿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元传》:“遗脱纤微,指为大尤;抉瑕擿衅,掩其弘美;所谓‘小辩破言,小言破道’者也。” |
祸兴萧墙 | 唐·鲍溶《长城作》:“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
心如刀锉 | 元 周文质《蝶恋花 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锉,对青铜知鬓皤。” |
允理惬情 | 《南史·顾凯之传》:“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惬情。” |
虎体元斑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折楔子:“花根本艳公卿子,虎体元斑将相孙。” |
莺猜燕妒 | 清·王鹏运《摸鱼子》:“算年年、莺猜燕妒,仙缘知在何处?” |
信使往还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我景仰中山先生几己二十年,信使往还者已多年,但我一直没有得着见他面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