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 chuán shēn jiào
基本解释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暂未找到成语言传身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传身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乌合之众 |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
鼠入牛角 | 《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玢》:“奈何吾子孙不肖,后世如鼠入牛角,势当渐小尔!” |
没头没脑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
图穷匕现 | |
掀风鼓浪 | 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借着诺蒙坎停战协定的订立和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传闻,掀风鼓浪,挑拨中苏两大民族间的感情。” |
愤时疾俗 | 《明史·姜士昌传》:“居恒愤时疾俗,欲以身挽之。” |
耿耿在心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当初我在苗家寨曾遇夜行之人,至今耿耿在心。” |
心无挂碍 | 唐 玄奘《般若波罗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离颠倒梦想。” |
从天而下 | 东汉 班固《汉书 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
伏伏腊腊 | |
尺缕斗粟 | 清·汪琬《新修至德庙碑》:“后世礼教既废,锥刀之末,尺缕斗粟之微,靡所不争。” |
靡靡之声 | 《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
能者多劳 | 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
盗名欺世 | 荀况《荀子 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
阴阳易位 |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章·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
挑肥拣瘦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
月晕主风 | 《田家五行·杂占论月》:“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 |
通衢大邑 | 清·王瑬《钞币议》:“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民以他省钞至者,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 |
洗手不作 | 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凑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 |
风驰霆击 | 陈炽《庸书 议院》:“华盛顿以编户之细民,苦英人之虐政,风驰霆击,崛起美洲。” |
束修自好 |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
含宫咀征 | |
大做文章 |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前回的一封信,我见过几次转载,有些人还因此大做文章,或毁或誉。” |
执一而论 |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
风栉雨沐 | 《元史·礼乐志》:“相我祖宗,风栉雨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