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之玉的成语故事

拼音kūn shān zhī yù
基本解释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暂未找到成语昆山之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昆山之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大张旗鼓 |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
垂涎三尺 |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
解衣衣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刿心怵目 |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七:“狄平子以所著《平等阁笔记》见寄,记述两年来都中近事,字字令人刿心怵目。” |
庄庄其士 | 春秋·齐·管仲《管子·小问》:“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 |
打富济贫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打日本,反汉奸是天经地义啦,他们又打富济贫,这全对他的劲。” |
黄钟瓦釜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痴心妇人负心汉 | 明·陆采《怀香记·引示池楼》:“痴心妇人负心汉,这等相思空好看。” |
猴子搏矢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 |
深根固柢 | 先秦 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贪贿无艺 | 《国语 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
淅淅沥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
亡不旋跬 | 《新唐书·萧瑀传》:“汉分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跬。” |
五脊六兽 | 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
情不自堪 |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生捧书悲咽,情不自堪。”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陷落计中 | |
携儿带女 | 巴金《谈<家>》:“有时候一天中间谣言四起,居民携儿带女搬进租界。” |
水穷山尽 | 元·丘处机《雪山》诗:“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向西倾。” |
望秋先陨 | 宋·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 |
玉石相揉 | 《孔丛子·对魏王》:“驽骥同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为之叹息。” |
野战群龙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传赞》:“天地闭革,野战群龙。” |
淹旬旷月 | 宋·苏舜钦《涟水军新闸记》:“至者必淹旬旷月,不得遽去。” |
敬老慈少 | 宋·陈亮《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
逐队成群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游街的犯人,逐队成群;看游街的闲人,填街塞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