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户修a>成语词典识二五而不知十识二五而不知十的故事

识二五而不知十的成语故事


识二五而不知十

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基本解释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暂未找到成语识二五而不知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识二五而不知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灵丹妙药 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灵丹妙药都不用,吃的是生姜大蒜辣憨葱。”
意味深长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黄金时间 《文汇报》:“黄金时间黄金节目……欢迎中外厂商特约播出广告。”
串亲访友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六章:“像个平常串亲访友的人,不紧不慢地朝东北的黄庄走去。”
恋恋难舍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五回:“子牙恋恋难舍,有两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大得人心 《魏书·昭成子孙传》:“太祖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家稼,大得人心。”
休戚相关 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发名成业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一抵京师就明经试,退曰:‘此不足发名成业。’”
跌宕昭彰 南朝 梁 萧统《序》:“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秤斤注两 《朱子语类》:“只看如今秤斤注两,作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才高运蹇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
硁硁之见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熊罴之祥 《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敲髓洒膏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为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亲属,一曰官之仆隶,是四种人……怙势作威,足使人敲髓洒膏,吞声泣血。”
络驿不绝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络驿不绝。”
不咎既往 春秋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张袂成阴 《晏子春秋·杂下九》:“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先言往行 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遗仪,南宫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
逐宕失返 张尔田《〈词莂〉序》:“虽絜瓶庸受,逐宕失返,若夫越世扶衰,有足征也。”
允理惬情 《南史·顾凯之传》:“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惬情。”
雪恨消灾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早进城降邪从正也。”
南征北剿 鲁迅《王化》:“南征北剿,决不偷懒。”
析辨诡辞 《汉书 杨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辨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杖策窥园 宋·王安石《窥园》诗:“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折木兴常新。”
三亲六故 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