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步不离的成语故事


故步不离

拼音gù bù bù lí

基本解释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出处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是以故步不离耳。”


暂未找到成语故步不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故步不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金玉满堂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除恶务本 《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
小心谨慎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鹤唳华亭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目光炯炯 晋 潘岳《寡妇赋》:“目炯炯而不寝。”
涂脂抹粉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楚楚可怜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疾风扫秋叶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意气洋洋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85回:“见其夫为晏子赶车,拥盖策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庸中皎皎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上叹曰:‘卿庸中皎皎,铁中铮铮也。’”
助我张目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
挥日阳戈 明·张景《飞丸记·盟寻泉石》:“总然借挥日阳戈,难挽西飞箭。”
东奔西走 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疾雷不及掩耳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明明白白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一登龙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物盛则衰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
背水为阵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趋时奉势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教人道我趋时奉势。”
天潢贵胄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第七卷:“天潢贵胄,大臣礼当致敬。”
寸蹄尺缣 清·吴伟业《梅村诗话》:“贪吏放手无罚,而寸蹄尺缣,辄加逮治。”
使愚使过 宋 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一表》:“前春延安之战,大挫国威,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遂及于臣。”
中原板荡 宋·岳飞《五岳祠盟题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
勤劳勇敢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风萍浪迹 柔石《二月》:“萧涧秋在这六年之中,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