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屦踵决的成语故事

拼音nà jù zhǒng jué
基本解释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出处《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暂未找到成语纳屦踵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纳屦踵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有志竟成 |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曾几何时 | 宋 赵彦端《介庵词 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
开利除害 | 汉·贾谊《新书·立后义》:“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 |
钜人长德 | 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迁太常卿,天下愈推为钜人长德。” |
指麾可定 | 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
中风狂走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而伯通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
吃吃喝喝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年纪一大把,乐得看开些,吃吃喝喝,四处八方去逛逛,让我也开开眼界。” |
百忍成金 | 《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
封妻荫子 |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便是他封妻荫子,也讲不得《毛诗》,念不得《孟子》。” |
不可胜言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
重足而立 | 西汉 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
金貂取酒 | 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
残山剩水 | 宋 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
诗以道志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27年》:“伯有将为戳矣,诗以道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 |
消愁释闷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九夏名花,遍地亭而照灼。足可消愁释闷,悦畅心神。” |
弃家荡产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继家业耳!” |
腼颜人世 | 《晋书 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壤邪!” |
奔腾澎湃 |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狂风暴作,湖水奔腾澎湃,势如千军万马。” |
劈天盖地 | |
朝野侧目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权尊势忠,朝野侧目。” |
尺短寸长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
死生存亡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五年》:“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 |
尽瘁鞠躬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班超中选>》:“念儒臣不习武功,凭笔舌尽瘁鞠躬,身犹转蓬。” |
见义敢为 | 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
昭然可见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