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而不肆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í ér bù sì
基本解释直:平直;肆:放肆。指耿直而不放肆。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暂未找到成语直而不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直而不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旁敲侧击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平易近民 |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
小德出入 | 《论语 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心惊胆碎 | 明·郭勋《英烈传》第30回:“下令急回兵北走。众军心惊胆碎,兵溃争先。” |
鸡烂嘴巴硬 | |
白璧青蝇 | 唐 陈子昴《宴胡楚真禁所》诗:“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
雁过拔毛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话虽如此,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 |
可同患,难处安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
露才扬己 | 汉 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
瞒神吓鬼 |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第四出:“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
寄迹山林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回:“虽欲寄迹林泉,不但不敢,亦且不忍。” |
瞻情顾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关碍处。” |
药石之言 | 《旧唐书 高季辅传》:“(太宗)特赐钟乳一剂,曰:‘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
去太去甚 | 唐·刘知幾《史通·世家》:“梁主敕撰《通史》,定为吴蜀世家,持彼僭君,比诸列国,去太去甚,其得折中之规乎。” |
穷措大 | 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而鳃鳃然羡于穷措大,能勿愧乎!” |
云迷雾锁 | 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巴的到绿杨渡口,早则是云迷雾锁黄昏后。” |
问柳寻花 | 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对出郊外,问柳寻花到野亭。” |
鹿驯豕暴 | |
分香卖履 | 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
高明远见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 |
不同戴天 | 《公羊传 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
沿才受职 |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事,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受,一本作“授”。 |
半间不界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4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泛说若是谦辞。然圣人之为人,自有不可及处,直要做到底,不做个半间不界底人。” |
厉精为治 | 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
正视绳行 | 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