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的成语故事

拼音ruǎn yìng jiān shī
基本解释同时涉及或具有几个方面。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兼施:同时施展。
出处张扬《第二次握手》:“这位神甫满脸堆笑,帮着苏凤麒一唱一和,软硬兼施地劝告苏冠兰结婚。”
暂未找到成语软硬兼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软硬兼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二话没说 |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正说中间,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一把拉住老武,二话没说,往外就走。” |
杀人不眨眼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
其乐融融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
恰到好处 | 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
奉命唯谨 |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诸官奉命唯谨。” |
趋炎附势 | 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
昼乾夕惕 | 语出《周易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前蜀 杜光庭《贺臣体渐痊愈表》:“昼乾夕惕,焦劳而腠理愆和旰食宵衣,忧轸而寒暄爽候。” |
不痴不聋 | 《宋书 庾炳之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燕安鸩毒 | 宋·朱熹《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张公行状》下:“今不幸建康则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业不可成,且秦桧二十年在临安为燕安鸩毒之计,岂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图。” |
饮水辨源 | 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而得体势于《韩非子》、《吕览》者尤深,徒以薄其为人,不欲形诸论说,然后世有识,饮水辨源,其可掩耶?” |
夏屋渠渠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
乌纱帽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只是各有所因,故苟恋于此,断非舍不得这一顶乌纱帽耳。” |
扬清激浊 |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
闭门羹 | 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一卷:“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
言之有物 | 《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
怕风怯雨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汤风冒雪,忍寒受冷;有一等人怕风怯雨,门也不出。” |
赫赫之功 | 《大戴礼·劝学》:“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
一虎难敌众犬 | |
没齿难泯 | 明·陆采《怀香记·夕阳亭议》:“你果成得此事,下官感你的恩德,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
古井不波 | |
心照神交 | 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
格不相入 |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
争多竞少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
金相玉振 |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谋夫之话,辩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
土崩鱼烂 | 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若乃距阳平,据石门,摅八陈之列,骋奔牛之权,焉有土崩鱼烂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