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的成语故事

拼音páo gēn wèn dǐ
基本解释刨出根子追出底细。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暂未找到成语刨根问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刨根问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十全十美 |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
一网打尽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
由浅入深 | 清 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四:“夫诗之章法起句,必切本题,且由纲及目,由浅入深。” |
识途老马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寄生虫 | 梁遇春《黑暗》:“而名士们一向是靠欺骗奸滑为生,一面骂俗物,一面做俗物的寄生虫,养成中国历来文人只图小便宜的习气。” |
拱揖指麾 | |
土里土气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土里土气的。” |
绣花枕头 | 清 彭养欧《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
谋莫难于周密 | 《鬼谷子·摩篇》:“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
偏信则暗 |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河不出图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
电照风行 |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电照风行,声驰海外。” |
表面光 | |
搦朽磨钝 | 东汉·班固《答宾戏》:“当此之时,搦朽磨钝,铅刀皆能一断。” |
自掘坟墓 | 晋 葛洪《神仙传》:“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雨卧风餐 | 唐 杜甫《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 |
百城之富 | 语出《魏书 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三长四短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若再有三长四短,叫为兄的回去,怎生见你令尊令堂之面?” |
弃家荡产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不堪承继家业耳!” |
违强凌弱 | |
敲膏吸髓 | 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粗有眉目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7回:“办理粗有眉目,即回京复命去了。” |
守约施搏 | 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
移山跨海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谈,《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