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至义尽的成语故事

拼音rén zhì yì jìn
基本解释仁爱和正义的行动到了头。旧指诚心报答有助于农事的神灵。对人的爱护、容忍、原谅与帮助;达到尽心尽力的最大限度。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郊特牲》:“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
暂未找到成语仁至义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仁至义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
足履实地 | 《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啼笑皆非 |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验作人难。” |
门庭若市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天与人归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
人心惟危 | 《尚书 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窝里反 | 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那一来变成‘窝里反’了,不好,不好。” |
同船合命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
轻手软脚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手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
坐而待毙 | 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
啸聚山林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五回:“我这伙好汉,非比啸聚山林之辈。” |
妙语惊人 | |
其应若响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
东南之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丹青妙手 | 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
尽收眼底 | 阿来《尘埃落定》第二章:“他们徒劳无功的努力都被我尽收眼底。” |
溯流追源 | 《诗刊》1978年第1期:“觉得这封信,含蕴深厚,溯流追源,就得考虑整个诗歌的历史。” |
名不符实 | 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所谓盛名难负,名不符实,反为见笑。” |
亟疾苛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
盘游无度 | 《尚书·五子之歌》:“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
旨酒嘉肴 | 西汉·戴圣《礼记·投壶》:“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 |
履薄临深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率土同庆 | 唐 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 |
镂冰劚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