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数白的成语故事


论黄数白

拼音lùn huáng shù bái

基本解释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出处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暂未找到成语论黄数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论黄数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树将军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算尽锱铢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夜郎自大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荣辱与共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还称得上是生死莫逆、荣辱与共的朋友。”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和合双全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回手又把腕上的一幅金镯子褪下来,给他带上,圈口大小,恰如合式,说:‘和合双全的罢!’”
体贴入微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剪恶除奸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甘为戎首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质而不俚 《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田夫野叟 宋·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其尤殊绝者,则抑于下土,使田夫野叟往往属厌,而大官不得献之于陛下。”
不拘细节 《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殚诚毕虑 《清史稿·后妃传·太祖高皇后》:“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以事上。”
流芳后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温]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座无虚席 《晋书 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渺渺茫茫 明 刘基《六幺令》词:“追寻畴者,愁如流水,渺渺茫茫趁潮汐。”
濯缨弹冠 《艺文类聚》第35卷:“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文韬武略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
攫为己有 《列子 说符》:“因攫其金而去。”
乐而不厌 宋·欧阳修《六一笔记·夏日学书说》:“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
欷歔流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对曰:‘为人臣而不能使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言汔,欷歔流涕。”
风吹马耳 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降格相从 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总论》:“即有一二卷册条幅,又为海内士大夫家珍秘,反不如降格相从,收取明人之易为力耳。”
高低贵贱
饮水栖衡 《旧唐书·崔慎由传》:“属岁兵荒,至于绝食,弟兄采佀拾橡实,饮水栖衡,而讲诵不辍,怡然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