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米之炊的成语故事


无米之炊

拼音wú mǐ zhī chuī

基本解释炊:做饭。没有米就做不出饭来。比喻办事缺乏最必要的条件。

出处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虽以尊阃贤能,能为无米之炊,而剜肉补疮,将火炙穴。”


暂未找到成语无米之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米之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敦诗说礼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
皮开肉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1回:“四个喽啰听了,那敢怠慢,登时上来两个,把大盗紧紧按住;那两个举起大板,打的皮开肉破,喊叫连声。”
鬼计多端 《三侠五义》第四十回:“暗含着恶态,叠暴着环睛,明露着鬼计多端。”鬼,一本作“诡”。
敬事不暇 《旧五代史·明宗纪》:“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从荣诸王敬事不暇,独忌从珂威名,每于帝前屡言其短,巧作窥图,冀能倾陷。”
生不逢场 宋·刘克庄《贺新郎》词:“生不逢场闲则剧,年似龚生犹夭。”
犀角烛怪 《晋书·温峤传》:“峤旋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怪状。”
比手划脚 杨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却像没听见,紧自比手划脚说。”
羞花闭月 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丰功硕德 元·王恽《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其丰功硕德,具载墓碑,兹不复云。”
八字没见一撇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第三卷:“《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重睹天日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一言堂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
降贵纡尊 南朝 梁 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降贵纡尊,躬刊手掇。”
发怒穿冠 三国 魏 曹植《鼙舞歌五首》之五:“张目决眦,发怒穿冠。”
悲歌击筑 《史记 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起死人肉白骨 《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截发剉稾
没嘴葫芦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
整甲缮兵 《宋书·何承天传》:“斥候之郊,非耕牧之所;转战之地,非耕桑之邑。故坚壁清野,以俟其来,整甲缮兵,以乘其敝。虽时有古今,保民全境,不出此途。”
月下花前 唐 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卓尔出群 《陈书·陆瑜传》:“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尔出群,斯人而已。”
鱼游燋釜
明珠按剑 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拏风跃云 明·宋濂《凤阳陈方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拏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