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动的成语故事

拼音wén fēng ér dòng
基本解释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风:消息。
出处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闻风而动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卫、陈、蔡等国碰壁后,受到了楚国的邀请。陈国串通蔡国放出囚犯围堵孔子,那些囚犯闻风而动,将孔子师徒被围困很多天。孔子师徒断了粮,只有派子贡外出求援。听说楚军到来,囚犯们纷纷抱头鼠窜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闻风而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字夹风霜 | 晋·葛洪《西京杂记》:“淮南王刘安著《鸿烈》二十一篇,鸿大也,烈明也,言大明礼教,号《淮南子》,一曰《刘安子》。自云:‘字中皆夹风霜。’” |
欧风墨雨 | 各生《利用中国之政教论》:“欧风墨雨,凓摇吾室家者,旦夕且至矣,而何暇于从容立宪为?” |
补阙挂漏 | 清 赵曦明《<颜氏家训>跋》:“至于补阙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 |
海纳百川 |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
鹊巢鸠主 | 清·蒋士铨《贺新凉·再叠韵束心斋》:“费商量、虎威狐假,鹊巢鸠主。” |
张公吃酒李公醉 | 唐 张鷟《朝野佥载》第一卷:“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 |
有天没日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2回:“拿这有天没日头的事压枉奴。就是你与的簪子,都有数儿,一五一十都在。” |
出气筒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他不愿向她发火,不愿拿她当出气筒子。” |
外亲内疏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不料此人外亲内疏,挟诈而取益州,遂并汉中,有霸业兴隆之志。” |
成群逐队 |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里里外外,来往不绝。” |
随俗沉浮 | 《晋书 文苑传 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 |
说东忘西 | 柳青《狠透铁》:“再加上社员们负责的思想状况,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说东忘西。” |
蝼蚁之诚 | |
桑户棬枢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目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
忍心害理 | 《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 |
行而世为天下法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
消声灭迹 |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
天下一家 |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
计不旋跬 | 《新唐书·孙伏伽传》:“陛下举晋阳,天下响应,计不旋跬,大业以成。” |
拄笏看山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泾清渭浊 | 《诗经 邶风 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言泾水以有谓水清,故见泾水浊。” |
忘乎其形 |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
珠箔银屏 | 唐·白居易《长恨歌》诗:“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
至高至上 | 茅盾《子夜》:“吴荪甫忍不住笑了。范博文向来的议论——伧俗的布尔乔亚不懂得至高至上神圣的艺术云云。” |
抱火厝薪 | 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