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战心寒的成语故事

拼音dǎn zhàn xīn hán
基本解释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战心寒,不敢出战。”
暂未找到成语胆战心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胆战心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大起大落 | 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
木落归本 |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
胜残去杀 | 《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
恩恩怨怨 | 王朔《我是“狼”》:“当你认定十年韬晦已足以使人们忘却你和你下决心干掉的那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你便开始行动了。” |
去邪归正 | 《三国志 蜀志 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
开花结果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 |
笨鸟先飞 | 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
无人不晓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六章:“她早就艳名远播,无人不晓。” |
志趣不凡 | 《晋书·阮修传》:“梁国张伟,志趣不常,自隐于屠钓。” |
雀马鱼龙 | 语出《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
愤世嫉邪 | 唐·韩愈《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
果然如此 | 《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
死生未卜 | 《剪灯余话·琼奴传》:“徐郎辽海从戍,死生未卜,纵绕无恙,又安能至此而成姻乎?” |
更长漏永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我为你呵挨了些更长漏永,受了些裘寒枕冷。” |
首尾相救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
大头小尾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终也。” |
池中之物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也。” |
青龙金匮 | |
魂丧神夺 | 清·无名氏《燕京杂记》:“妖态艳妆,逾于秦楼楚馆,初入都者,莫不魂丧神夺。” |
岳镇渊渟 |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尔乃回舆驻罕,岳镇渊渟。”李善注:“《孙子兵法》曰:‘其镇如山,其渟如渊。’” |
即物穷理 | |
樵苏不爨 | 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淡而已,有似周党之过闵子。” |
纨绔膏粱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是个纨绔膏粱,这也无怪你不知。” |
投杼之惑 | 《梁书·侯景传》:“当是不逞之人,曲为口端之说,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
蛇蟠蚓结 | 明·宋濂《题司马公手帖后》:“当时是,章惇、蔡确、黄履,邢恕等蛇蟠蚓结,牢不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