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死灰的成语故事


枯木死灰

拼音kū mù sǐ huī

基本解释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暂未找到成语枯木死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枯木死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踵趾相接 杨天石《黄遵宪》:“黄遵宪盛赞他们‘前仆后起,踵趾相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亡羊补牢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按捺不住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剑拔弩张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达权通变 《后汉书 贾逵传》:“《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魂牵梦萦 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及时行乐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狐鸣狗盗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悲观主义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
翻然悔悟 宋 朱熹《答袁机仲书》:“若能于此翻然悔悟,先取旧图分明改正。”
任重道悠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李郭仙舟 《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
熊熊烈火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5回:“冥器杌椅车轿,都陷在熊熊烈火之中。”
片甲不还 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甲不还,方称畅快!”
骑鹤上扬州 南朝梁 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祸在旦夕 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一卷:“舍人、观察亦保终吉,但资政气貌甚恶,祸只在旦夕。”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子去意已决。”
萧然尘外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下卷:“又诗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闲话之趣,故笔墨间时觉萧然尘外。”
不厌其详 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
白话八股 鲁迅《南腔北调 “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絺章饰句 清·王韬《<蘅花馆诗录>自序》:“历观古人作,亦有不尽佳,要其研精殚力,积数年十年而后成,自有一家面目在,夫岂徒以絺章饰句为事哉?”
惜财如命
吃现成饭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十回:“虎将垂死,尚用汝等来吃现成饭而要见成功也?”
逐队成群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游街的犯人,逐队成群;看游街的闲人,填街塞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