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远佞的成语故事

拼音lǐ xián yuǎn nìng
基本解释礼:表示敬意;远:疏远;佞: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敬重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献媚的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
暂未找到成语礼贤远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礼贤远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鞭辟入里 | 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
衾影无惭 | 汉 贾谊《新论 慎独》:“独立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
力济九区 | 唐·卢照邻《三国论》:“有大贤而不能用,睹长策而不能施,便谓力济九区,智周万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 |
安定团结 | 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
先小人,后君子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化这们说。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
如法砲制 | |
擎天之柱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擎天之柱著功勋,包罗大海佐明君。” |
通材达识 |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
清规戒律 | 《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
片言折狱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
割地求和 | 《史记·平原君列传》:“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
兵不雪刃 | 《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
穷思毕精 |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曾不得奏薄伎于从官之内,隶御之间,穷思毕精,以赎罪过。” |
积薪候燎 |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永宁寺》:“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阙,所谓穷辙拒轮,积薪候燎!” |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 《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
鸿案相庄 | 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
勤以立身 | |
殊勋茂绩 | 《魏书·裴叔业传》:“殊勋茂绩,职尔之由,崇名厚秩,非卿孰赏?” |
众口之辩 |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杂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因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 |
招权纳赇 | 《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 |
舍正从邪 | 汉·仲长统《昌言》:“乃舍正从邪、背道而驰奸,彼独能介然不为,故见贵也。” |
深恶痛诋 | 郭沫若《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我们对于旧文字,应该不要那么时髦地一概的深恶痛诋。” |
乐而忘死 |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遂居深山之间,积土为室,编蓬为户,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亦可以乐而忘死矣。” |
治兵以信 | 《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