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之利的成语故事


毫末之利

拼音háo mò zhī lì

基本解释毫末:指细微。极小的利益。

出处宋·欧阳修《原弊》:“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之利。”


暂未找到成语毫末之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毫末之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供过于求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凡物之所在市也,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落。”
引狗入寨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抑且那家没胡姬妾,肯引狗入寨,都拒绝不留。”
不媿下学 《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楚歌之计 《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春秋·齐·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
慧业才人 刘师培《文说》:“别有慧业才人,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
待月西厢 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短小精悍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翻肠倒肚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把那些企图在弟兄伙里捞便宜的奸诡之徒或者在隔壁邻居之间耍弄心术的不义之人戳得翻肠倒肚无言以对。”
悬珠编贝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河汉江淮 明·黄叔初《端正好·寿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准绳规矩,养成的河汉江淮。”
物殷俗阜 唐·郑启《开天传信记》:“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刻骨相思 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秋色平分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桑荫未移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
一介之善 《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艺,居接士之馆。”
咬血为盟
刮骨吸髓
移风振俗 《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挦章撦句
永生永世 曹禺《人的悲剧》:“我现在就给你命名——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
寸量铢称 宋 苏洵《史论下》:“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血流漂卤 西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云愁雨恨 宋·柳永《安公子》词:“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浮沉草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