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吐珠玑的成语故事

拼音kǒu tǔ zhū jī
基本解释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出处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暂未找到成语口吐珠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口吐珠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掉以轻心 |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
临阵脱逃 | 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
蛇口蜂针 | |
孝子慈孙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 |
佛眼佛心 | 孙梨《白洋淀纪事·光荣》:“你还是佛眼佛心,把人全当成好人。” |
丰神异彩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金貂记·鄂公庆奉〉》:“尤妙,晚景逍遥,丰神异彩,德类傅伊周召。” |
此一时,彼一时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隔岸观火 | 唐 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
生花妙笔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鸾分凤离 | 明·李开先《林冲宝剑记》第48出:“自从他鸾分凤离,到如今雁断鱼稀。” |
身自为之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乱道诽谤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为之。” |
万口一辞 | 唐 孙樵《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一辞。” |
以进为退 | 《孙子·行军》:“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
自出新意 | 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 |
自备资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
櫜弓戢矢 | 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得失互见,诸臣何不以事无把握为虑,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
坚甲利兵 | 墨翟《墨子 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 |
九垓八埏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坼八埏。” |
急三火四 | |
禁攻寝兵 |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
百家诸子 | 晋·常璩《华阳国志·梓橦人士》:“自五经四部、百家诸子、伎艺算计、卜数医术。” |
简要不烦 | |
并无二致 | |
肥肉厚酒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本生》:“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