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刻鹄的成语故事


画虎刻鹄

拼音huà hǔ kè hú

基本解释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出处《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暂未找到成语画虎刻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画虎刻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反老还童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民情物理 清·钱泳《履园丛话·廿一经》:“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了如指掌。”
鹏程万里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斗转参横 宋 韩元吉《水龙吟 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
裂裳裹膝 汉·赵晔《吴赵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墌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天七夜不绝声。”
不无小补 宋 朱熹《朱子全集 尚书一》:“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
乞骸骨 东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一乱涂地 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流行坎止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已。”
煮鹤焚琴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紧箍咒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钩隐抉微 宋·郭绍彭《宋王先生圹铭》:“《从书》门分类聚,钩隐抉微,考证经史百氏,下致骚人墨客佚事,细大不捐。”
巧语花言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言。”
方头不劣 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麦秀两岐
众好众恶 《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饿殍载道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快步流星 单田芳《燕王扫北》第32回:“又等了一会儿,李七骑马回来了。只见他在府门外翻身下马,手提马鞭,快步流星进了里屋。”
死告活央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当下二人死告活央,说的西门庆肯了。”
引日成岁 《周书·文帝纪上》:“众之思公,引日成岁,愿勿稽留,以慰众望也。”
云愁海思 唐·李白《飞龙引》之一:“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虎跃龙骧 明·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综核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骧,天下震恐。”
猛风骤雨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忽见乌云陡暗,猛风骤雨,冰雹如阵一般打来,打得那些丁夫,跌跌倒倒,往后退避。”
相切相磋 春秋·齐·管仲《管子·弟子职》:“先生既息,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
灶上骚除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