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有守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u wéi yǒu shǒu
基本解释守:操守。既有作为,又有操守。
出处《尚书·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
暂未找到成语有为有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为有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人面兽心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
咽苦吐甘 | 《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
关门打狗 |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就是这个意思。’赵航宇说,‘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
忘恩负义 |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
降人以心 | 《三略·下略》:“圣人之政,降人以心;贤人之政,降人以礼。” |
飞鸿雪爪 | 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词:“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
知恩报德 | 《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
不拔一毛 | 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
惠风和畅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拾带重还 |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
强自取折 | 《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
安邦治国 |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
简在帝心 | 《论语 尧曰》:“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
一概而言 |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 |
水覆难收 | 唐·李白《妾薄命》:“雨落不上天,水覆最难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
治国齐家 |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不愧屋漏 |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
体察民情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上命差来此处歇马,体察民情。” |
奇伎淫巧 | 唐·张庭珪《请勤政崇俭约疏》:“去奇伎淫巧,损和璧隋珠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自然波清四海,尘消九域。” |
坚持不渝 | |
悬车之年 | 《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
愣愣瞌瞌 | |
投隙抵巇 | 宋·秦观《朋党上策》:“君子信道笃,自知明,不肯偷为一切之计。小人投隙抵巇,无所不至也。” |
像心像意 | 《京本通俗小说·海陵王荒淫》:“这海陵像心像意侮弄了几多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