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下箸处的成语故事


无下箸处

拼音wú xià zhù chǔ

基本解释晋武帝时,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费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

出处《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无下箸处的典故

西晋武帝时期,位列三公号称孝子仁人的何曾标榜自己按礼法行事,他就是对自己的妻子说话也要衣冠整齐。他曾指责名士阮籍在守孝期间大吃大喝,大违孝道,而他自己却十分讲究吃喝,每顿饭要吃掉一万铜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下箸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整整齐齐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供不应求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九九归一 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倩女离魂 唐·陈玄祐《离魂记》
紫电清霜 唐·王勃《滕王阁序》:“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得步进步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 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见犹怜 南朝 宋 虞通之《妒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雷鸣瓦釜 《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泛泛之交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三十八卷:“朋友交游,固有深浅,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左右枝梧 宋·陆游《太息》:“春忧水潦秋防旱,左右枝梧且过年。”
绘声绘色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7回:“绘声绘影,能令阅者拍案叫绝。”
风移俗易 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
鹰头雀脑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
鼻头出火 《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年少辈数十骑,拓弓弦作礔砺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
屈打成招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如今把姐姐拖到宫中,三推六问,屈打成招。”
撒娇卖俏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穿了极华丽的衣裳,打扮得娇滴滴的,在那公子王孙面前撒娇卖俏。”
浮词曲说 《清史稿·张煌言传》:“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
天缘奇遇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宗保听罢,默然自思,此真天缘奇遇。”
朝梁暮晋 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着《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
不安其室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一览无馀
绰有余暇 《北史·魏收传》:“我绰有余暇,山立不动。”
风靡云涌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这种世界的社会力,在人间一有动荡,世界各处都有风靡云涌、山鸣谷应的样子。”
掤扒吊拷 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张云)他敢怎的你。(唱)他将你掤扒吊栲施呈尽。(旦儿云)呸!我是他的夫人,他敢怎么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