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防未然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fáng wèi rán
基本解释未然:没有成为事实。采用某种措施来防止某种事情的发生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暂未找到成语以防未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防未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辞喻横生 | 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生为胜,或诎弱缀帢。” |
倒载干戈 | 《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
采风问俗 | 清 俞蛟《梦厂杂著 潮嘉风月》:“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 |
暗渡陈仓 | 《群音类选 <桃园记 独行千里>》:“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 |
眼观六路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眉欢眼笑 | 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若说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们两个,都要眉欢眼笑起来。” |
夫妇反目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自此谭、巫夫妇反目难以重好。” |
至圣先师 | 《礼记 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 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
眼疾手快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
直冲横撞 | 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面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就里面攻打出来,直冲横撞,就他城池,食他粮草,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
附膻逐臭 | 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
桑榆暮景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教子读书志未酬,桑榆暮景且淹留。” |
认祖归宗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只为认祖归宗,迟眠早起,登山涉水,甫能勾到庭帏。” |
浮光略影 | 清·冯班《钝吟杂录·严氏纠谬》:“沧浪论诗,止是浮光略影,如有所见,其实脚跟未曾点地。” |
责己重,待人轻 | 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
易口以食 |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庆绪》:“城中栈而处,粮尽,易口以食。” |
蔽日遮天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崖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
没精没彩 |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他心头突然一沉……没精没彩地踱到学校里。” |
好恶乖方 | 明·归有光《与曹按察》:“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 |
束杖理民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 |
没精打彩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他好没意思的。” |
言同勒石 | |
高才远识 |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清醇有鉴识”裴松之注引三国·魏·周斐《汝南先贤传》:“召陵谢子微,高才远识。” |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 |
一民同俗 | 语出《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