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铅甲乙的成语故事


丹铅甲乙

拼音dān qiān jiǎ yǐ

基本解释见“丹黄甲乙”。

出处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暂未找到成语丹铅甲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丹铅甲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鸡毛蒜皮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株连蔓引 《明史 奸臣传 胡惟庸》:“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及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
鸮鸣鼠暴 明·夏完淳《周公论》:“鸮鸣鼠暴,竟为酷祸,所谓犹豫之失也。”
狐朋狗友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漫诞不稽 宋·洪迈《容斋随笔·史记世次》:“其为漫诞不稽,无足疑者。”
声名鹊起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朱文元﹞先在徐班,以年未五十,故无所表见,至洪班则声名鹊起,班中人称为戏忠臣。
彘肩斗酒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
民和年丰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偎红倚翠 宋·陶榖《清异录·偎红倚翠大师》:“李煜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煜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讴吟、吹弹莫不高了……。煜乘醉大书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传持风流教法。”
蹈袭覆辙 《宋史·米芾传》:“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轧辙。”
低吟浅唱
鹏抟鹢退 清·钱谦益《陈昌箕日记诗叙》:“余以余生颓景,尸居假息,亦不复知海内故人鹏抟鹢退,近作何状。”
花不迷人人自迷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直饶今日能知悔,何不当初莫去为?”
饥餐渴饮 《京本通俗小说 碾玉观音》:“离不得饥餐渴饮,夜住晓行,迤里来到衢州。”
唇焦舌敝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焦唇乾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称功颂德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目牛无全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临危效命 宋·欧阳修《谢复龙图阁直学士表》:“徒因学古之勤,粗识事君之节,苟临危效命,尚当不顾以奋身,况为善无伤,何惮竭忠而报国。”
纳奇录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9回:“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
老有所终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灶上骚除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问柳评花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这些少年,正是斗鸡走狗、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纨绔。”
相濡以泽 清·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嘘枯养瘠,相濡以泽。”
惊心骇神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须达闻说,惊心骇神,渴仰之情,不离心腑。”
疑疑惑惑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自从昨夜见鬼,心中总是疑疑惑惑的,如今听了大了这些话,不觉把素日的心性改了一半,已有三分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