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的成语故事

拼音bù kān huí shǒu
基本解释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顾。
出处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不堪回首的典故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
这时统治南唐的是李煜(yu),世称李后主。他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能,诗词、音乐、书画等无所不能。他从小在深宫里长大,过着奢侈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也大都描写宫廷生活的情景。李煜的妻子周后娥皇,容貌出众,擅长书画歌舞,但不幸早逝。后来,李煜又与娥皇的妹妹小周后相爱,在花前月下饮酒作乐,而把国家大事置之脑后。
宋朝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但李煜迷恋于歌舞升平的生活,只想求得眼前安逸,并不作抵御的准备,而一味向宋朝屈服。宋朝在哪里作战胜利或者有什么喜庆活动,他就赶紧命人向宋朝进贡财宝。后来,又主动向宋朝上表,希望取消南唐国号,作为宋朝的附庸。
公元974年秋,宋太祖赵匡胤两次派使者通知他到开封朝见。李煜怕赵匡胤杀他,称病不去。于是赵匡胤以此为借口,派十万大军征伐南唐。
第二年初,宋军抵达长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以为宋军无法渡过长江,整天在宫内和一班和尚道士讲经说法。
一天李煜偶尔外出登城,见城外都是宋军的旗帜,才急忙去召援军,但为时已晚。挨到这年冬天,宋军消灭了南唐最后一支援军,终于攻破金陵。李煜被迫投降,被押到开封去。
李煜穿戴着白衣纱帽,战战兢兢地接受赵匡胤的召见。赵匡胤没有杀他,侮辱性地封他为违命侯,把他安置在城里。他名义上是侯,实际上过着囚犯一样难堪的生活。
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人,降宋后的痛苦生活,自然使他抑郁不堪。不久赵匡胤去世,他的弟弟赵匡义即位,世称宋太宗。太宗取消了李煜违命侯的封号,封他为陇西郡公。但是,太宗比太祖更为猜忌。一次,李煜懊悔当时不该杀了两个忠臣,太宗得知后非常恼怒。
一天,李煜做了一首名为《虞美人》的词。词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句,其中的意思是,过去美好的一切不能再回顾,回顾了只能使人更感到痛苦。
这首词传到太宗那里,太宗对他至今还在恋念故国非常忌恨。后来,又有一些怀恋故国的词作传到太宗那里,于是太宗派人将他毒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堪回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志大才短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
遁世绝俗 |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
力挽狂澜 |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江翻海扰 | 清·无名氏《陆沉病》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
千呼万唤 | 唐 白居易《琵琶行》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折冲将军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折冲将军乐进。” |
探玄珠 | 《叔苴子·外编》:“昔人闻赤水中有玄珠也,相与沐而探之。” |
天下恟恟 | 《旧唐书·任瑰传》:“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 |
云蒸雾集 | 宋·李纲《用人才以激士风札子》:“天下之士,云蒸雾集,人材可谓众多矣。”宋·陈亮《论开诚之道》:“故天下雄伟英豪之士,声从响应,云蒸雾集。” |
虚无恬淡 | 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
悬悬在念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2回:“因不见贤徒,悬悬在念,今幸得胜而回!” |
枯木发荣 | 三国·魏·曹植《七启》:“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
谑浪笑敖 | 《诗经 邶风 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
大发慈悲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
容膝之地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 |
蛾眉曼睩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
因风吹火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一发搭了他去。” |
趁波逐浪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6回:“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
根据槃互 | 《三国志 魏志 曹爽传》:“殿中宿卫,历世旧人皆复斥出,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槃互,纵恣日甚。” |
穷儿暴富 | 宋·苏轼《答程父推官书》:“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 |
同甘同苦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同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妋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
薄技在身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
充箱盈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