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心绣肠的成语故事


锦心绣肠

拼音jǐn xīn xiù cháng

基本解释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闻之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人信他,谁人请他。”


暂未找到成语锦心绣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锦心绣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片汪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长嘘短叹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九章:“他[崇祯]将御案上的文书一推,不由地长嘘短叹,喃喃地自语说:‘饷呵,饷呵,没有饷的日子如何撑持?’”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东来紫气 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横眉竖眼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来了长安一个半月,在我面前,总看见你横眉竖眼,满脸的怨气。”
东劳西燕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胡搅蛮缠 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跋前踕后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 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发奋为雄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抵背扼喉 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金友玉昆 北朝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桃李成蹊 金·元好问《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绿渐稠。”
拾陈蹈故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观其妙趣天得,自成一家,不肯拾陈蹈故。”
你知我知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此事你知我知,只买定了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不许他多嘴,再有谁人漏泄?”
悬车致仕 汉 班固《白虎通 致仕》:“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跛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所以长廉耻也。悬车,示不用也。”
望屋而食 汉·贾谊《新书·过秦》:“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招架不住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8回:“姚天君招架不住,掩一锏,望内便走。”
否极泰至 宋·苏轼《量移廉州表》:“否极泰至,虽物理之常然;昔弃今收,岂罪余之敢望!”
尺步绳趋 清·冯桂芬《复庄卫生书》:“以彼其文,岂不周规折矩,尺步绳趋,侍乎否否乎?”
病势尪羸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
握素怀铅 《北史·儒林传序》:“握素怀铅,重席解颐之士,间出于朝廷。”
抛鸾拆凤 元·邦哲《寿阳曲·思旧》:“谁知道,天不容,两三年间抛鸾拆凤。”
剔抽禿刷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休惊吓着他,你看这小厮到这开封府里,吓的他眼脑剔抽秃刷的。”
虚比浮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探春笑道:‘虽也看过,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真是有的。’”
官腔官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