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状可掬的成语故事


憨状可掬

拼音hān zhuàng kě jū

基本解释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乡人馈馈,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


暂未找到成语憨状可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憨状可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眼空一世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皮开肉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1回:“四个喽啰听了,那敢怠慢,登时上来两个,把大盗紧紧按住;那两个举起大板,打的皮开肉破,喊叫连声。”
无人不知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卖朝报’的人为广招徕,必然大声吆喝,以至于大街小巷,无人不知。”
稀奇古怪 清邵梅臣《画耕偶录》:“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
凤冠霞帔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
关门闭户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街六市,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
毂击肩摩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临葘之涂,车毂击,人肩摩。”
相须为命 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
附耳密谈 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牙签犀轴 明·高明《琵琶记·孝妇题真》:“湘帙缥囊,数起看何止一万卷;牙签犀轴,乘将来彀有三十车。”
打翻身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9章:“张普景是一腔热血要在政治上打个翻身仗,梁必达对他也表示充分尊重。”
十夫桡椎 东汉·班固《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尸鸠之仁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
乘虚迭出 《三国志·袁绍传》:“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洗眉刷目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此考虽简略,然提纲挈领,洗眉刷目。”
火上浇油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
穷年尽气 清·高阜《<书影>序》:“予将穷年尽气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废卷之叹乎!”
电光石火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雪峰存禅师法嗣 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构得构不得,未免丧身失命。”
涤瑕蹈隙
不名一格 清钱泳《履园丛话 收藏 元》:“有元一代画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实能超出唐、宋人刻画之习。”
富国裕民 刘大白《龟——为任君茂梧题画》诗:“你大肚彭亨,好像个财神。但身没半文,说什么富国裕民!”
门不夜扃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论》:“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
奔腾澎湃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狂风暴作,湖水奔腾澎湃,势如千军万马。”
追风觅影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跋涉沧溟,才度蓬瀛,真乃是追风觅影。”
掩骼埋胔 西汉·戴圣《礼记·月令》:“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