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顿挫的成语故事


铿锵顿挫

拼音kēng qiāng dùn cuò

基本解释铿锵: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暂未找到成语铿锵顿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铿锵顿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齿弊舌存 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胡思乱想 宋 朱熹《朱子全书 文》:“苦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
顺藤摸瓜 《人民日报》1982.6.30:“由此顺藤摸瓜,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
开后门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1回:“这都是开后门的话。”
锦天绣地 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毁方投圆 晋·葛洪《抱朴子·汉过》:“毁方投圆,面从响应者,谓之‘绝伦之秀’。”
哀矜勿喜 春秋 鲁 孔丘《论语 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钟漏并歇 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
绝世出尘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遂鼓《御风曲》其声冷冷,有绝世出尘之意。”
畏之如虎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朱氏盛衰》:“有在仕途者,稍拂其意,则以违上命文致其罪,渐人畏之如虎。”
火急火燎 《人民文学》1977年4期:“整个发电厂都火急火燎地动员起来。”
情趣相得 《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
一丁不识 《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抖抖瑟瑟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抓住了他的手,也说不出的喜欢,抖抖索索地叫道:‘啊!是你,老胡泰呀!’”
日暖风恬 唐·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访》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辟萝垂。”
棋布错峙 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陛下因而分裂之,即用其酋豪,命以爵秩,棋布错峙,务使相仇。”
高人一着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这两人会托外国人递条子,他的见解已经高人一着。”
招蜂惹蝶 《花城》1981年第3期:“她漂亮,美……在那穷乡僻壤之中,又焉能不招蜂惹蝶?”
敲冰戛玉 宋·杨无咎《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
端本清源 宋·朱熹《答龚参政书》:“端本清源,立经陈纪,使阴邪退听。”
禁攻寝兵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以禁攻寝兵为务。”
铁绰铜琶
沓来踵至 清林则徐《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深,始免沓来踵至。”
屣履造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