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癸频呼的成语故事

拼音gēng guǐ pín hū
基本解释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出处《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庚癸频呼的典故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大家不好直说,只好用隐语代替。鲁国大夫公孙有回答说:“高梁已经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到时登上山高声呼喊:‘庚癸乎!’我们就知道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庚癸频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壮志凌云 | 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
毕其功于一役 |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
博古通今 |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
恶直丑正 |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
辙乱旂靡 | |
风木含悲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男女老小 | 洪深《五奎桥》:“你到底是帮助救活了桥东几十家的男女老小呢!让我们拆桥吧!” |
惊采绝艳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
柔肠百结 | 元 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柳呵!你便柔肠百结,巧计千般,浑身是眼,寻不见花枝儿般美少年。” |
不到乌江心不死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我道:‘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 |
金玉良缘 |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
明公正道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 |
银钩铁画 | 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
满城桃李 | 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
星星落落 | 《解放日报》1982.7.7:“四周的田野上,已星星落落地有人在劳动了。” |
改容易貌 | 《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
昼耕夜诵 | 北齐 魏收《魏书 崔光传》:“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
天兵天将 | 清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 |
深猷远计 | 明·李东阳《<桃溪杂稿>序》:“先生好古力践,深猷远计,发而为言者,固其所自立也。” |
福齐南山 | 《南齐书·豫章文献王疑传》:“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 |
周而复生 | 西汉·司马迁《史记·律书》:“故曰音始于宫,穷于角;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 |
九叠云屏 | 李白 《廬山謠》:「 廬山秀出南斗旁, 屏風九疊雲錦張。」 |
彰明较着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
弦歌之音 | 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 |
呵笔寻诗 | 唐·罗隐《雪》诗:“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