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冕相袭的成语故事


轩冕相袭

拼音xuān miǎn xiāng xí

基本解释轩:古代士大夫乘的车;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大夫戴的帽;袭:继承。官爵禄位相继承。形容世代为官。

出处《晋书·应贞传》:“自汉至魏,世以文章显。轩冕相袭,为郡盛族。”


暂未找到成语轩冕相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轩冕相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债台高筑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放牛归马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始终如一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万不失一 《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对曰:‘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雨打梨花 南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在所不辞 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苦乐不均 《魏书·太武五王列传》:“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逾闲荡检 《明史 杨时乔传》:“逾闲荡检,反道乱德,莫此为甚。”
令原之戚 《诗经 小雅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一代鼎臣 《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千语万言 《四游记·太子被戏下武当》:“千语万言劝解太子,如风过耳,不肯回朝。”
席珍待聘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科头赤足 明·唐寅《偶成》诗:“科头赤足芝荷衣,徙倚藤床对夕晖。”
披沙沥金
顾此失彼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不胜其烦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打躬作揖 清 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盖世英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雨鬣霜蹄 元·吴澄《八骏图》诗:“阴山铁骑千千匹,雨鬣霜蹄神鬼出。”
隋珠和玉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二折:“他的质当从表饶本,有的是隋珠和玉、赤仄黄银。”
风雨剥蚀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四卷:“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铓。”
悦目娱心 宋·张舜民《与石司理书》:“大凡人见悦目娱心之物固所喜。”
砥节守公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描龙刺凤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