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楼金阙的成语故事

拼音qióng lóu jīn què
基本解释犹琼楼玉宇。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焉。”
暂未找到成语琼楼金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琼楼金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似曾相识 | 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有勇有谋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
不知所为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桓子不知所为。” |
困勉下学 |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
倔强倨傲 | 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倔强而倨敖,自称老夫。” |
出山小草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
一斑半点 | 宋·胡宏《胡子知言·复义》:“天命之谓性,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患在学道者未见全体,窥见一斑半点,而执认己意,以为至诚之道。”《朱子语类》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点,见得这些,所以不到极处也。” |
沥胆濯肝 | 明·唐寅《与文征明书》:“沥胆濯肝,明何尝负朋友,幽何尝畏鬼神!” |
言笑自若 |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灸引酒,言笑自若。”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 |
丈夫双泪不轻弹 | 元·李洞《双调夜行船·送友归吴》:“丈夫双泪不轻弹,都付酒杯间。” |
磕头如捣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
归正邱首 | 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成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于道路。” |
和而不同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战战惶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
口沸目赤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言人之非,嗔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
夜静更深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 |
根究着实 | |
费财劳民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
言听计用 |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捶床捣枕 | 《捉鬼传》第七回:“风流鬼无奈……这一晚捶床捣枕,翻来翻去,如何睡得着。” |
度长絜短 | 唐·刘知畿《史通·称谓》:“但以地处函夏,人传正朔,度长絜短,魏实居多。” |
诌上抑下 | 《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驾爱厚,不谄上抑下。” |
贪污狼藉 | 《晋书·何充传》:“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 |
汤饼之会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周岁试周,曰睟盘之期。” |
断圭碎璧 |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仪礼》:“虽寂寥片言,断圭碎璧,犹可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