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炉点雪的成语故事


红炉点雪

拼音hóng lú diǎn xuě

基本解释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出处《高子遗书·会语》:“颜子克己,若红炉点雪,不必言难,天下归仁。”


暂未找到成语红炉点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红炉点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概莫能外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莫能外。”
虚与委蛇 先秦 庄周《庄子 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心服口不服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3回:“老武听了,还有点心服口不服。”
掊斗折衡 《庄子 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如埙如箎 《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知其一不知其二 宋 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一口三舌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宽洪海量 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一折:“主人家宽洪海量醉何妨,直吃的卷帘邀皓月,再谁想开宴出红妆。”
兴趣盎然 茅盾《马达的故事》:“谁要是看了这样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还会贸然冲上去问一句。”
丛雀渊鱼 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百龄眉寿 唐 虞世南《琵琶赋》:“愿百龄兮眉寿,重千金之巧笑。”
以夷攻夷 《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尽地主之谊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晚生得蒙青目,一日地主之谊也不曾尽得,如何便要去?”
苍蝇附骥尾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司马贞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益彰也。”
宾入如归 《国语 周语中》:“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掌上观纹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可不道状元郎怀中取物,觑富贵掌上观纹。”
塞井夷灶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归之若水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
望表知里 唐·杨炯《从甥梁锜墓志铭》:“穆天子羽陵之籍,莫不因条报叶,望表知里。”
温凊定省 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膏腴之壤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乌鸟之情 三国·魏·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乌鸟之情,窃怀愤踊。”
病在膏肓 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朝不图夕 唐·柳宗元《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