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厘之差,将致千里的成语故事

拼音háo lí zhī chā,jiāng zhì qiān lǐ
基本解释豪:通“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差:差异;致:招引。指极其微小的差错,最终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晋书·陶侃传》:“然某等区区,实恐理失于内,事败于外,豪厘之差,将致千里,使荆蛮乖离,西嵎不守,唇亡齿寒,侵逼无限也。”
暂未找到成语豪厘之差,将致千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豪厘之差,将致千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苦思冥想 |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积善成德 | 《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朝干夕惕 | 《周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
贫贱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
添油炽薪 | 明·李贽《与曾中野书》:“昨见公,令我两个月心事顿然冰消冻解也。乃知向之劝我者,只为我添油炽薪耳。” |
物归旧主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他不生儿女,就过继着你家儿子,承领了这家私,物归旧主岂非天意?” |
全璧归赵 | 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 |
数以万计 | 《明史·彭韶传》:“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 |
乱人耳目 | 茅盾《子夜》:“我倒疑惑那是吴荪甫他们故意造的谣言,乱人耳目!” |
生米作成熟饭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 |
纷纷洋洋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 |
心如死灰 |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冯游》:“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
残民害物 | 宋 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
矫枉过当 | 清 周亮工《书影》卷四:“石公此论,未为不是;惜乎矫枉过当,遂开后人口实。” |
浅斟低唱 | 宋 陶穀《清异录 释族》:“李煜乘醉,大书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 |
眼中之钉 |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
故作玄虚 | 《十月》1981年第1期:“‘你知道我们两个之间的关系吗?’我眉毛一扬,故作玄虚地问她。” |
轻言软语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娘们又用软手段,体贴他,笼络他,跟他轻言软语地说道。” |
齿少心锐 | 唐·柳宗元《上门下李夷简相公陈情书》:“宗元曩者齿少心锐,径行高步,不知道之艰以陷于大厄。” |
博弈犹贤 | 语出《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
力敌万夫 | 唐·杨炯《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或体穷三变,潘陆不足以升堂;或力敌万夫,关张不足以扶毂。” |
珪璋特达 | |
思妇病母 | |
鞠躬屏气 |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
滔天之罪 | 宋 苏轼《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