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求饱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í bù qiú bǎo
基本解释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
暂未找到成语食不求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食不求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饮鸩止渴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
甘心首疾 | 《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不可分割 | 周恩来《对国民党召开“国大”的严正声明》:“政协各项决议,是各党派的临时大宪章,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 |
白发偕老 | 冯德英《迎春花》第20章:“淑娴抱着与孙若西白发偕老的贞操节烈的决心,等待着孙若西的花轿。” |
连珠合璧 | 北周·庚信《郊庙歌辞·昭复》:“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勾陈开。” |
钩心斗角 |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蛛丝马迹 | 唐 杨筠松《龙经 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
玩忽职守 | 钱钟书《围城》:“高松年身为校长,出去吃晚饭,这时候还不回来,影子也找不见,这种玩忽职守,就该死。” |
降人以心 | 《三略·下略》:“圣人之政,降人以心;贤人之政,降人以礼。” |
从头彻尾 | 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
清浊同流 |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
旦夕之危 |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
急处从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
不经之语 | 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
一改故辙 | |
乐天任命 | 郑振铎《止水的下层》:“像这样乐天任命的民族,我们将如之何呢?” |
翻手为云 | 宋·陈亮《祝英台近》词:“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 |
覆雨翻云 | 明 何景明《长安大道行》:“薰天灼地期长久,覆雨翻云亦随手。” |
彪形大汉 | 清 吴趼人《痛史》第九回:“二人都是彪形大汉,浓眉广颡,燕颌虎腮。” |
不名一格 | 清钱泳《履园丛话 收藏 元》:“有元一代画家,全讲气韵,不名一格,实能超出唐、宋人刻画之习。” |
年丰时稔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 |
深入骨髓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回:“高太尉着令医人治疗,见丘岳重伤,恨梁山泊深入骨髓。” |
蹇人上天 | 典出《后汉书 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时隗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器少病蹇。” |
由中之言 | 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
消遥自在 | 明谢谠《四喜记 亲忆琼英》:“你看那人踏雪寻梅,那人寒江独钓,何等消遥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