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竿打到底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zhú gān dǎ dào dǐ
基本解释指一次就做成功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暂未找到成语一竹竿打到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竹竿打到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惹事生非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
黄钟毁弃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洗劫一空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五章:“他要把奇珍斋的全部存货、存料都洗劫一空,再赚回来的钱可就不是一千八百多块大洋了!” |
指鸡骂狗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
驰志伊吾 | 《后汉书·臧宫传论》:“臧宫、马武之徒,抚鸣剑而抵掌,志驰於伊吾之北矣。” |
白驹过隙 |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作言造语 | 《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跬步千里 |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条解支劈 | 清·恽敬《舅氏清如先生墓志铭》:“读书条解支劈,凿虚蹑空,旁扶曲导,必窥意理之所至。” |
装神做鬼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8回:“还说是看漏哩,装神做鬼的里应外合,还叫他舍仔张老实、李老实哩。” |
平庸之辈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
零零散散 | 方志敏《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道路是凹凸不平的,柴屑粪渣,零零散散地散布在路上。” |
道高魔重 | 陶牧《七夕和儆庐仍用征字韵》:“道高魔重文驱疟,海涸桑枯路未平。” |
掣襟肘见 | 《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
儗不于伦 | 朱自清《<燕知草>序》:“后一类呢,恕我儗不于伦,像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 |
鸡虫得丧 | 清·蒋士铨《临川梦·不梦》:“鸡虫得丧成恩怨,鸟鼠因缘见短长。” |
敬老恤贫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舍短从长 |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记》:“如或一言拔俗,一事出群,亦当舍短从长,随才授任。” |
拥彗迎门 |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后上朝太公,太公拥彗迎门,却行欲拜。” |
完整无缺 | 秦牧《土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中国整个版图,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一定要使它真正的完整无缺。” |
吞舟漏网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宽斯严,简斯定,吞舟漏网,而不敢再触梁笱者何也?” |
五心六意 | 汉 焦赣《易林 睽之随》:“五心六意,歧道多怪,非君本志,生我恨悔。” |
赘食太仓 | 宋洪迈《容斋三笔人当知足》:“予年过七十,法当致仕……乡衮赵子直不妨使绝禄粟,俾之因任,方用赘食太仓为愧,而亲朋谓予爵位不逮二兄,以为耿耿。” |
痛不可忍 | 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余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