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久要的成语故事


不忘久要

拼音bù wàng jiǔ yào

基本解释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暂未找到成语不忘久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忘久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强颜欢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经年累月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魂不附体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云合景从 汉 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左辅右弼 汉 焦赣《易林 随之屯》:“左辅右弼,金玉满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绨袍之义 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鹓动鸾飞
去本就末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
釜中鱼 唐·韩翃《寄雍丘窦明府》:“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向釜中鱼。”
人心如镜 宋·洪迈《夷坚丙志》第10卷:“且谓人心如镜,须管常磨,勿令尘染污,自然聪明。”
安贫乐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玉液琼浆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琼浆,我咽不下。”
救火投薪 《邓析子·无厚篇》:“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
百辞莫辩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不惑之年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四十而不惑。”
借寇兵,赍盗粮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适材适所 郭沫若《北伐途次》:“本来是在面坊里住惯了的老马又落到面坊里,也算得是适材适所。”
扪参历井 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宋·王铚《王公四六话》:“邓温伯知成都谢上表云:‘扪参历井,敢辞蜀道之难;就日望云,愈觉长安之远。’自后凡官两川者,谢表相承用此一联。”
暮雨朝云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悬壶问世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
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千载奇遇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自有那样一个肯受教的儿子,也算得个千载奇遇了。”
行易知难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
神魂摇荡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沈将仕看见李三情状,一发神魂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