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彝周鼎的成语故事


商彝周鼎

拼音shāng yí zhōu dǐng

基本解释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明 沈榜《宛署杂记 古墨斋》:“得其片言只字,自令旷心怡神,非必商彝周鼎之为宝也。”


暂未找到成语商彝周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商彝周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鬼门关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那知越吃越离‘鬼门关’近,这样治病,无怪又生出斗殴的事来。”
眄视指使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万丈高楼平地起 沈从文《虎雏再遇记》:“他记得一句格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他因此永远能用起码名分在军队里混。”
拈毫弄管 明·徐渭《女状元》第一折:“且喜这所在,涧谷幽深,林峦雅秀,森列于明窗净几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
快心遂意 《豆棚闲话·介之推火封炉户》:“恨不得从半空中将之推一把头发揪在跟前,生生的咬嚼下肚,方得快心遂意。”
心神恍惚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1卷:“唯荒诞是务,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
裙屐少年 《北史 刑峦传》:“箫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务。”
不虚此行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幺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面红颈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聪明绝世 《画学·画中人》:“为人孤峭,寡言语,不轻与人交接,而聪明绝世,至于词曲及笙笛箫管之属,咸能通习。”
星飞电急 元 施惠《拜月亭 奉命和番》:“合火速便驰驿,等回音,星飞电急。”
酩酊烂醉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从下午吃起,直吃到黄昏时候,一个个酩酊烂醉。”
薪尽火传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摩肩如云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许多碧眼紫髯的伟男,蜷发蜂腰的仕女,正是摩肩如云、挥汗成雨的时候,烦渴的了不得。”
何其相似乃尔
一龙一蛇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解发佯狂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
胡猜乱道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你们且休胡猜乱道,且设法保师父过去。”
不遗尺寸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口耳相承 明·方孝孺《答王仲缙书》:“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口耳相承,猥有所称引。”
左萦右拂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
研精覃思 《尚书序》:“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
山崩地陷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忽然一声响,如山崩地陷,羌兵俱落于坑堑之中。”
尊贤爱才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1回:“你这位贵老师总不是什么尊贤爱才,不过想人拜门生,受些礼物。”
白圭之玷 《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